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 14
    2024.14
    报告人:蒋云,副研究员,紫金山天文台报告时间:2024年6月18日(星期二)18:30报告地点:澳门尼威斯人网站江宁校区励学楼109主持人:颉炜副教授报告人简介:蒋云,现任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2012年毕业于紫金山天文台,获天体物理博士学位。聚焦行星科学国际前沿,面向国家深空探测战略需求,以月球、火星、小行星陨石/返回样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开展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太阳系物质起源和类地行星岩浆演化。报告简介:陨石是来自遥远太空的岩石碎片,不仅是太阳系早期的见证者,更是揭开宇宙奥秘的钥匙。它们携带着珍贵的原始信息,为澳门尼威斯人网站提供了一扇窥探宇宙和太阳系演化历程的窗口。陨石种类繁多,珍贵而神秘。本次科普讲座将分享实用的陨石鉴定技巧,介绍国内外著名的陨石样本,讲述它们背后的科学故事。带领大家走进陨石的微观世界,一起探索那些隐藏在陨石中的宇宙秘密。
  • 14
    2024.14
    报告人:罗茂,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报告时间:2024年6月18日(星期二)18:30报告地点:澳门尼威斯人网站江宁校区励学楼109主持人:颉炜副教授报告人简介:罗茂,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BR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及其环境事件相关的沉积学和地球生物学研究。 2015年获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报告简介: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自最早生命在38亿年诞生以来,地球生物多样性经历了繁盛和衰亡,复苏和再辐射的循环往复,并在极端气候环境下遭受多次大灭绝。而这些导致生物大灭绝的气候环境变化与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变化极为类似。本次报告将向大家介绍发生在2.5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及其元凶,并讲述科学发现的过程。
  • 04
    2024.04
    报告人:刘桂梅 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报告时间:2024年6月6日(星期四)上午10 : 00报告地点:西康路1号澳门尼威斯人网站海洋学院507会议室主持人:曹海锦 副教授报告人简介:刘桂梅,博士,研究员,现任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中国太平洋协会海洋大数据与高性能计算分会会长,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海洋温盐流预报、资料同化、海上突发事故应急预报以及海洋生态预报等方面业务和科研工作。曾任东北亚区域全球海洋观测系统(North-East Asian Regional Global Ocean Observation System,NEAR-GOOS)主席、世界气象组织WMO下设ET-MOR(Expert Team on Met-Ocean Requirements)专家组副主席,现任全球海洋预报计划(OceanPredict)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太平洋海洋科学委员会PICES SCCME分委会委员。先后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报告简介:海洋环境与灾害预报业务是海洋生态预报的实践应用领域,旨在提前预警和应对
  • 24
    2024.24
    报告人:罗晓春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报告时间:2024年5月28日(星期二)上午10 : 00报告地点:西康路1号澳门尼威斯人网站海洋科学实验中心108会议室主持人:赵哲教授报告人简介:罗晓春,男,先后就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地班、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曾在佐治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访学。近年来专注在低值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的研究,在羽毛、虾蟹壳高值化、鱼皮、黑水虻等农业加工副产物绿色转化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国际领先的技术进展。通过解析微生物生物质降解及碳、氮、硫代谢机制,及相关途径合成生物学改造,道法自然,加速生物质的自然降解及代谢过程,将低值聚合物降解成高值的单体(单糖、氨基酸)、寡聚体(寡糖、小肽)及次级代谢产物(虾青素、依克多因、角鲨烯等),给细菌、真菌、动、植物所有物种提供营养、保健成分。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22年广东省农业微生物领域十大可应用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奖及大学生竞赛及创业大赛奖多项(2023年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23年国际“互联网
  • 21
    2024.21
    报告人:赵洋洋研究员,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报告时间:2024年5月24日(星期五)上午9: 30报告地点:西康路1号澳门尼威斯人网站海洋学院507会议室主持人:冯涛副教授报告人简介:赵洋洋,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 2013年于北京大学获气象学硕士学位,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6篇。毕业后就职于国内头部风电企业远景科技集团,2013—2016年负责风电场全生命周期建设平台“格林威治”的风光资源图谱技术研发,研发了100m分辨率的覆盖中国区域和远景海外重点市场国家的高精度历史风速和辐照图谱;2015—2024年负责远景“孔明”功率预测系统气象算法研发,研发了远景高精度区域气象业务预测系统并引入主流气象大模型,功率预测系统在全国超2000个风光场站进行业务应用并获得南方电网新能源功率预测价值生态圈培育计划2023年度特等奖(1/30+) 。报告简介:2022年开始基于数据驱动的气象大模型开始涌现并逐步超过基于物理驱动的气象模型预测精度。本报告介绍针对天气尺度和次季节尺度研发的两个伏羲气象大模型,天气尺度的伏羲大模型创新性的采用级连结构,与欧洲中期天气
  • 21
    2024.21
    报告人:姚东瑞 研究员,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报告时间:2024年5月23日(星期四)下午15:30报告地点:西康路1号澳门尼威斯人网站闻天馆203会议室主持人:赵哲 教授/副院长报告人简介:姚东瑞,男,现任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水生植物资源利用创新团队负责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水生植物资源与水环境修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学会水生植物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植物学会理事长、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江苏省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高校生物学科联盟副理事长、《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主编。近年来,姚东瑞研究员率领团队,积极响应时代与社会需求,以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引领水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团队,争取具发展潜力和创新性的课题,推进学科交叉发展,促进原始创新,先后荣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2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 08
    2024.08
    报告人:Moninya Roughan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报告时间:2024年5月21日(星期二)上午10:00-11:00报告地点:西康路1号澳门尼威斯人网站科学会堂102室主持人:李俊德 教授报告摘要:The East Australian Current (EAC) is Australia’s strongest and most important current and is also changing rapidly as our planet warms. Here we synthesise the current knowledge on observed trends, extremes and their drivers in the EAC system, including the coastal consequences. The EAC and its anticyclonic eddies are moving further south, and transporting more warm water poleward. As a conseque
  • 26
    2024.26
    报告人:李本霞研究员,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报告时间:2024年4月29日(星期一)上午10:00报告地点:西康路1号澳门尼威斯人网站海洋学院507会议室主持人:曹海锦副教授报告人简介:李本霞,博士,研究员。现任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浪预报室主任,澳门尼威斯人网站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海浪数值模拟及预警报技术、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气候变化应对等方面的业务及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 余项。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国家重大工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施工海洋环境预报保障”、“深中通道预报保障”、“南海可燃冰试开采海洋环境预报保障”等多个任务的预报保障工作。主编发布国家标准3个,行业标准3个,发明专利3项,译著1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报告摘要:澳门尼威斯人网站国是世界上海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海浪预报在有效防御和减轻海浪灾害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和海浪观测技术的发展,澳门尼威斯人网站国海浪预警报技术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报告主要介绍澳门尼威斯人网站国海浪实况和再分析技术、业务化海浪预报技术、自主海浪模式研发及人工智能海浪预报方面的最新成
  • 16
    2024.16
    报告人:张绍晴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报告时间:2024年4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 :30报告地点:西康路1号澳门尼威斯人网站海洋学院507会议室主持人:唐佑民 教授报告人简介:张绍晴,系中国海洋大学2016年底以“筑峰工程”第一层次特聘教授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原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普林斯顿地球流体动力实验室GFDL联邦研究员)。现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曾为青岛市创新领军人才。主要从事高分辨率耦合地球系统模式研发和大气海洋耦合资料同化和预报初始化研究。曾荣获NOAA杰出研究论文奖、美国联邦商业部研究和发展金牌奖。在《自然》子刊和《科学》子刊上发表过多篇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在多种国际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逾百篇。主持国家重点科技专项,基金委重点项目等。致力在国产众核异构超算上研发自主知识产权高分辨率全球和超高分辨率区域地球系统模式,以及大气海洋无缝隙预报预测系统,打造全链条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海洋及天气气候科研及实验预报平台。报告摘要:报告首先介绍在新国产神威异构众核超算上一序列高分辨率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发过程。在国产超算大装置的助力下,这些模式最精细的流体单元已经达到大气5公里和海洋
  • 02
    2024.02
    报告人:虞左俊博士(资深英文编辑)报告时间:2024年4月8日(星期一)上午9 : 00-11: 00报告地点:西康路1号澳门尼威斯人网站海洋学院507会议室主持人:冯涛副院长报告人简介:Dr. Zuojun Yu is a physical oceanographer and freelance English editor. She has a B.S. in marine meteorology from Shandong College of Oceanography (now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an M.S. in tropical meteorology from Sun Yat-sen University, and a Ph.D. in physical oceanography from Nova University (now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She did translation checking (English to Chinese) for Scientific American a
  • 01
    2024.01
    报告人:李晓峰研究员IEEE Fellow,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报告时间:2024年4月1日(星期一)上午10 : 00报告地点:西康路1号澳门尼威斯人网站海洋学院507会议室主持人:唐佑民教授报告人简介:李晓峰,IEEE Fellow、亚太人工智能协会Fellow (Asia-Pacif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ociation)、美国电磁科学院Fellow (Electromagnetics Academy)。1985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工程系,随后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获物理海洋博士学位。李晓峰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就职20余年,主要从事卫星海洋学、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人工智能海洋学首席科学家、大数据中心总工程师。并担任IEEE TGRS 副主编、JGR: Machine Learning and Computation 编辑、Science Partner Jour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执行主编。
  • 14
    2024.14
    报告人:刘晓辉副研究员俄勒冈州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报告时间:2021年3月18日(星期一)上午10 : 00报告地点:西康路1号澳门尼威斯人网站海洋学院507会议室主持人:李俊德教授报告人简介:刘晓辉,博士,现就职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副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数值模拟、海洋环流及中尺度涡等动力过程与机理的研究,目前在俄勒冈州立大学地球-海洋-大气科学学院从事近岸海洋观测数据的同化应用研究。在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并担任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Deep Sea Research及Ocean Dynamics等杂志审稿人。
  • 06
    2024.06
    报告人:Simon Poulton教授,英国利兹大学报告时间: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14:30-16:30报告地点:科学会堂102室腾讯会议室ID:(同步开线上)主持人:何天辰教授报告摘要:Our understanding of Earth’s oxygenation/deoxygenation history and links to biological evolution and extinction has evolved dramatically over recent years. While there is still much to learn in terms of reconstructing the dynamics of this history, with a broad understanding in place, attention is increasingly focusing on the drivers of intervals of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is regard, the key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